大家好,我是up主墨家君,欢迎收看“千年俄罗斯”的第四集。今天我们将讲述俄罗斯帝国如何从极盛走向衰败的过程。
在前情提要中,我们提到过两位伟大的帝王——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他们分别打下了俄罗斯的两个出海口,携手推动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崛起。彼得大帝和叶大帝的努力,让俄国的疆土扩展到广袤的欧亚大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叶卡捷琳娜大帝虽然是德国的公主,但却以她个人的智慧与力量,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女性帝王之一。然而,从她开始,俄罗斯沙皇虽然还是罗曼诺夫家族的继承者,但他们逐渐沦为德国血统的沙皇。每一代沙皇都娶德意志公主为妻,甚至个别皇后虽然不是德国国籍,但却有着德意志血统。可以说,从保罗一世开始,接下来的几任沙皇——包括三个亚历山大和尼古拉一世,几乎都继承了德式思维方式。这种背景的沙皇与俄罗斯社会现实脱节,造成他们的改革往往不切实际,甚至一度使俄罗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展开剩余78%随着叶大帝的渐渐衰老,她最担心的便是她的儿子保罗。这位儿子完全继承了彼得三世的遗风,被认为是个灾难性的存在。随着保罗的成长,他日益表现出对母亲政策的反感与摧毁欲。他上台后,立即推翻了叶大帝所有的改革和政策,尤其是在处理贵族、扩张政策、外交等方面,几乎全盘否定了母亲的做法。保罗不仅对贵族采取了极为苛刻的态度,而且在外交上与大英帝国产生了剧烈冲突,甚至派出了顿河哥萨克去与英国争夺印度。此时,叶大帝的老臣们对局势产生了深刻的忧虑,他们决心让亚历山大提前继位。结果,亚历山大的继位也充满了曲折,而保罗在一场宫廷政变中神秘去世。至于其死因,虽然有诸多猜测,但沙皇的妻子和子女并未要求追究凶手。
亚历山大一世在接任沙皇后,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年轻的亚历山大充满雄心壮志,却在对外战争中遭遇了重重挫败。最为著名的是他与拿破仑的首次交锋。虽然初期失败,但在接连的三场战斗中,他未能扭转局面,最终只得向拿破仑求和。此时,拿破仑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提出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只要沙皇支持拿破仑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令,俄法两国便可成为盟友。然而,这份看似宽厚的协议却几乎将沙俄经济拖入深渊,因为英国一直是沙俄最大的贸易伙伴。沙俄与英国的经济合作一度让两国互补,然而拿破仑的封锁令让沙俄的农产品积压如山,农民面临困境。最终,沙俄政府不得不默许走私的存在,英国也因此间接获得了“封锁”的空洞。
到了1812年,拿破仑终于决定发动入侵,派遣60万大军向俄国进发。然而,俄国仅有约22万兵力,且其中不少是驻守在边防的部队,能够调动的仅有十万左右。为了拖延拿破仑的进攻,俄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故意让拿破仑一路胜利,逼迫其深入莫斯科。拿破仑的军队占领的地方越多,补给线就越长,而哥萨克游击队的猛烈袭击又使得拿破仑的进军变得愈加艰难。正如库图佐夫所说,“拿破仑的军队是一股洪流,虽然不可轻易击溃,但莫斯科将如海绵般吸干这股洪流。”
进入1812年秋季,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发现城市几乎变成了废墟。当地居民在撤离时带走了所有的粮食,为了防止法国军队冻死,俄军还纵火焚烧城市,使得拿破仑即使扑灭了一场大火,随时都会遇到新的火灾。拿破仑在莫斯科呆了35天,几乎没能合眼,一直到莫斯科完全变为一片焦土,他才不得不撤军。然而,撤退的路上,俄军的哥萨克骑兵快速反击,几乎将拿破仑的军队摧毁。最后,拿破仑带着仅剩的少数卫兵,狼狈逃回法国。接下来的时间里,亚历山大一世带领俄军展开反攻,一路追击拿破仑,最终进入巴黎。
尽管亚历山大一世未曾获得“大帝”的称号,但他通过这次战争取得的胜利,让他成为欧洲公认的领袖。然而,亚历山大并未因此感到满足,他深知虽然自己能够在军事上打败拿破仑,但却无法根除拿破仑所代表的革命思想。亚历山大曾在拿破仑侵俄之前,进行过一次尝试性的改革,提出君主立宪、三权分立、选举议会等一系列措施,然而这些改革却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对。
在亚历山大的改革未能获得贵族支持时,俄罗斯的思想界也发生了剧变。青年贵族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放弃了君主立宪的想法,转而主张推翻沙皇制度,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俄罗斯。最终,亚历山大一世在了解到这些动荡迹象后,选择了隐退,并在某次度假时“病死”,此后关于他是否假死的传闻不绝于耳。
由于没有儿子继位,亚历山大一世的皇位由弟弟尼古拉一世继承。然而,在亚历山大的死后,皇位继承问题导致了兄弟之间的纠纷,尼古拉一世最终成为沙皇。在尼古拉一世登基的当天,革命党发动了起义,但很快被镇压下去。尼古拉一世的统治开始后,因其暴力手段,越来越多人对其不满。最终,俄罗斯社会深陷危机,尼古拉一世的统治逐渐走向末路。
随着尼古拉一世的去世,亚历山大二世登基,但他所面临的内外压力也极其严峻。由于无法解决国内的革命思潮和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然而,改革虽然颇有远见,却未能根本解决问题。最终,亚历山大二世在一次暗杀中丧命。其后,尼古拉二世继位,开始了沙俄最后的衰败。
尼古拉二世的登基便开始了不顺利的历程。庆典时的霍登广场惨剧让俄国民众对他彻底失望,而日俄战争的惨败更是让沙俄声誉跌至谷底。最终,革命的火种在国内愈发蔓延,尼古拉二世的统治几乎陷入了彻底的崩溃。
沙俄的覆灭,仿佛是一条漫长而无可避免的历史轨迹。最终,罗曼诺夫王朝倒台,革命思潮一度席卷全俄。而革命党最终推翻了这座古老的帝国,迎来了新一轮的历史巨变。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下期“千年俄罗斯”,我们将讲述君主专制的覆灭以及苏联如何两次经历亡国灭种的灾难而崛起。敬请期待,下期再见!
发布于:天津市